研究综述

  • 络新妇蜘蛛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陈连水;袁凤辉;

    络新妇蜘蛛泛指那些结复杂圆网、有异常性行为的类群,如棒络新妇等。虽然该类群种类不多,亲缘关系也相对独立,但其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仍归属于园蛛科。在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演化发生后,络新妇蜘蛛从非洲迁栖扩散到世界各地,具备了许多独特功能和特性,成为蜘蛛目中最成功的类群之一。它是最常见的农林害虫捕食性天敌,具有蛛体大、分布广、数量多、捕食能力强、食量大、居留较稳定等特点。另外,它还有较强的环境指示作用,其毒素和纺丝等具有很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从生物生态学特性、生物地理与系统发生、毒素生理生态特性、摄食生理生态特性、结网生理生态特性、生殖生理与系统演化6个方面对络新妇蜘蛛生理生态学研究进行综述,旨在细化和拓展蛛形及生态学研究,架起蜘蛛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到生态学功能和进化等方面的桥梁。

    2022年04期 v.45;No.178 365-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日本松干蚧防治研究进展

    任雪敏;徐志文;赵斌;路纪芳;陈波;展茂魁;

    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matsumurae(Kuwana)]是一种毁灭性的松类害虫,具有隐蔽性强、世代重叠严重、繁殖快等特点。自1942年侵入中国以来,快速在12个省(市)传播蔓延,对中国松林的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探索高效的综合防控策略,总结了化学防治常用的17种药剂和8种给药方式,重点概述了树基部打孔注药和喷雾防治。汇总了日本松干蚧的捕食性天敌,涉及瓢虫、蝽、草蛉、蚂蚁等9目15科76种,常见瓢虫和蝽用于防治日本松干蚧。文章归纳了该蚧虫的5种致病微生物和3种信息素,同时概述了营造混交林、监测及检疫等其它防控措施。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日本松干蚧的防治技术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为其今后的综合防治及研究方向提供理论参考。

    2022年04期 v.45;No.178 379-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卫星遥测技术在机场鸟击防范中的应用进展

    费孟丹;曹垒;黄尚;侯建华;赵青山;

    鸟击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卫星遥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鸟类研究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机场鸟击的防范研究,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文献检索,对近年来卫星遥测技术在机场鸟击防范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了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当前卫星遥测技术在机场鸟击防范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鸟类的飞行高度及活动频率、活动范围及飞行距离、栖息地的利用与选择、机场周边鸟类的繁殖规律与移除实验以及航线鸟击预警等方面。本研究为机场管理人员科学认识遥测技术在鸟击防范中的应用及高效管理鸟击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v.45;No.178 387-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1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光因子对蛾类昆虫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钟春兰;朱地福;程禹朦;龚慧蓉;涂小云;

    蛾类昆虫多为夜行性,光因子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光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扰乱了环境中的昼夜节律,蛾类种群动态可随之改变。蛾类的生长发育与光因子息息相关,研究概述了光因子(包括光周期、光波长和光强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就影响结果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v.45;No.178 395-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植物源抑真菌剂的筛选研究现状与展望

    赵永田;王兴娥;郑冰玲;黄煜;潘婷;

    植物病原真菌是危害植物最严重的病原之一,超过70%的植物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对粮食的产量和品质构成了巨大威胁。虽然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手段是化学农药,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已经带来诸多环境安全、人畜健康等问题。植物源抑菌剂因具有选择性强、低毒、易降解、作用靶标多样等特点,已成为新农药研究与创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文章重点梳理了具有抑真菌活性代谢物的植物资源,主要从药用植物、食用植物、观赏及工业用途植物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植物源抑真菌剂的筛选提出以下3点展望:具有抑真菌活性代谢物的植物资源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抑真菌活性的植物资源需要进一步拓宽其抑菌谱;提取活性成分的有机溶剂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文章将为植物源抑真菌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2022年04期 v.45;No.178 400-4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6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生物灾害与防控

  • 食用菌农药残留色谱、质谱分析的前处理方法

    罗俊霞;赵建波;张刚;刘雪平;潘玲;马蕾;王倩;赵利敏;

    【目的】为拓展食用菌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参数。【方法】对已报道的食用菌中农药残留的色谱、质谱分析的前处理方法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并对采用依据二硫化碳含量检测香菇产品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准确性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果】认为可在样品提取步骤通过改变单一溶剂的极性、调节pH等措施提高提取效率,在样品净化步骤,通过将多种净化材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合使用,用极性不同的多种溶剂按照一定比例依次洗脱的办法提高净化效果并保证待测物质的回收率。目前,QuEchERS方法在食用菌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中应用广泛,但食用菌中通用的高通量、多参数分析的前处理方法依然难以建立。【结论】香菇基质对农药残留分析的影响不容忽视,结合鳞茎类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去除其中含硫化合物对农药残留分析的影响,将有助于香菇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2022年04期 v.45;No.178 405-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新冠病毒RT-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刘树荣;陶飞飞;熊园翔;温林;郭韫丽;孔令保;

    【目的】为了实现对新冠病毒一步法检测。【方法】采用RT-LAMP技术,利用具有反转录酶活性的Bst3.0 DNA聚合酶,以新冠病毒N蛋白基因为模板设计LAMP引物,成功建立了以新冠N蛋白基因为靶基因的RT-LAMP检测方法。同时对反应条件中的温度、镁离子浓度、NTP浓度、甜菜碱浓度以及酶浓度进行优化。通过加入钙黄绿素和氯化锰显色剂对反应结果进行判定,用ASFV p54质粒和JEV NS1质粒与稀释后模板做对照。【结果】温度为66℃,镁离子浓度为6mmol/L,甜菜碱浓度为1 mol/L,NTP为1.4 mmol/L,酶浓度为160 U/L为最优反应条件。【结论】证明了Bst3.0 DNA聚合酶对新冠N蛋白基因检测是成功的,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以及灵敏度。

    2022年04期 v.45;No.178 415-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下载次数: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农户分化、代际差异对种粮大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采纳度的影响

    柯今朝;朱玲娟;谢学勤;李辉婕;

    【目的】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微观决策主体和气象灾害的直接承受者,其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的采纳度,对我国农业可持续生产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江西省343份种粮大户调研数据,以顾客感知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为框架,通过Tobit模型阐明了农户分化、代际差异及代际调节效应对种粮大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采纳度的作用机理。【结果】种粮大户职业分化对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采纳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收入分化影响不显著;与老一代农户相比新生代农户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采纳度更高,比平均水平高50.25%;农户分化对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采纳度的作用会受到代际差异的影响,农户分化对新一代农户的适应性行为采纳度边际效应更强。【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对不同分化程度、不同代际的农户提出了精准性建议,以期提高各类种粮大户的气象灾害适应性行为采纳度。

    2022年04期 v.45;No.178 423-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EMATEL-ISM模型的森林火灾野外火源因素的层次结构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县为例

    肖良成;蔡玉轩;刘同香;

    【目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火灾频繁发生,特别是当前极端干旱造成了多地发生森林火灾。研究森林火灾野外火源因素的层次结构,对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方法】主要通过应用复杂系统因素重要性判定的DEMATEL-ISM模型,构建直接影响矩阵和综合关系矩阵,计算各维度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分析吉安县历史引发森林火灾野外火源因素的层次结构,从而得到吉安县历史引发森林火灾野外火源因素及其关系。【结果】引发吉安县历史森林火灾10个野外火源中,有5个因子为直接影响因素,分别是S1、S5、S6、S8、S9,有4个因子为间接影响因素S10、S2、S3、S7,S4为根本影响因素。【意义】找准主要矛盾可为防范森林火灾提供新的决策思路与方法。

    2022年04期 v.45;No.178 432-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屈菜浸提液对两种杂草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刘振;祖晓伟;苗玉华;李子超;杨鹏园;刘桂霞;

    【目的】为探讨白屈菜浸提液对牵牛、反枝苋的化感作用。【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不同提取方法(醇提和水提)以及不同浓度白屈菜浸提液对牵牛、反枝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白屈菜浸提液对两种杂草种子萌发存在化感作用。白屈菜醇提液对牵牛、反枝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白屈菜水提液对牵牛、反枝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表现出高抑低促效应,水提液1/25处理对各指标均表现为促进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水提液对苗高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根长。白屈菜浸提液对牵牛的综合化感效应顺序表现为:醇提100%=醇提1/5>醇提1/25>水提100%>水提1/25>水提1/5>CK;白屈菜浸提液对反枝苋的综合化感效应顺序表现为:醇提100%=醇提1/5=醇提1/25>水提1/25>水提1/5>水提100%>CK。

    2022年04期 v.45;No.178 440-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黑麦草和百慕大混合草坪草对南方典型红壤五毒元素的耐受能力和富集能力研究

    张鸿燕;赖发英;徐德胜;郭乃嘉;王频;何晋保;

    【目的】研究黑麦草和矮生百慕大混合草坪草对五毒元素(Cd、As、Cr、Pb、Hg)含量较低的江西省某典型红壤中的耐受能力和富集能力。【方法】以黑麦草和矮生百慕大混合草坪草为对象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其生长状况和富集五毒元素含量。【结果】试验区草体生长状况良好,地上部分草体长度与土壤中五毒元素含量相关性不大。草体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为As、Cr、Pb、Hg,在低Cd含量红壤中对Cd的平均富集系数达到1.156,平均转运系数达到0.923。Cd含量最高试验区的草体和附着土壤的Cd总量为2.353 mg/m~2,其中根、茎叶和附着土壤的Cd含量占比分别为3.82%、7.86%、88.32%。【结论】混合草坪草对红壤中低含量Cd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和富集能力,且移栽草坪富集的Cd以附着土壤中的Cd为主。

    2022年04期 v.45;No.178 448-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烟87烤后烟叶平衡含水率预测模型构建与霉变规律分析

    姚珊珊;曾宪立;王辉;孙鹏;王新伟;晁江涛;张学杰;

    【目的】烟叶含水率是评估烟叶霉变速度的重要指标,而烟叶含水率与相对湿度密切相关。快速预测烟叶的平衡含水率有助于及时调整管理措施、降低烟叶霉变损失。【方法】以云烟87为研究材料,选取重庆、山东、四川、湖南等产地的烟叶样品,分别测定20℃、25℃、30℃条件下的等温吸湿曲线。并基于此,构建了烟叶平衡含水率与相对湿度的关系模型。【结果】云烟87烤后烟平衡含水率Y预测模型:Y=1/(-0.184 28+0.520 89×EXP(-X/100)),其中X为环境相对湿度,模型R~2值为0.983,适用范围为15~35℃。【结论】烟叶平衡含水率与环境温度、烟叶产地的相关性较弱,与相对湿度紧密相关。新模型可预测烟叶含水率短期内的变化趋势,将为烟叶潜在的异常状态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2022年04期 v.45;No.178 456-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3种不同烟草抑芽剂的田间抑芽效果研究

    李俊霖;黄崇俊;石保峰;韦学平;韦建玉;贾海江;张风文;冯佳;王杰;

    【目的】为评估30.2%抑芽丹水剂(AS)、25%氟节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36%仲丁灵乳油(EC)对烟草腋芽的田间抑制效果。【方法】分别以30.2%抑芽丹AS、25%氟节胺OD、36%仲丁灵EC各2个有效成分用量,于2019年和2020年分别在山东省和云南省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25%氟节胺OD和36%仲丁灵EC的抑芽率分别在66.43%~72.54%和70.55%~80.42%,抑芽效果均高于82%;30.2%抑芽丹AS的抑芽率在53.74%~70.40%,抑芽效果均高于73%。其中,36%仲丁灵EC的抑芽效果最佳,增产作用显著,增产率达22.64%,同时能显著提高烟草中烟碱、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提高烟草品质。【结论】本研究表明,36%仲丁灵EC稀释80倍施用对烟草的抑芽效果最佳,且能增加烟草产量和品质。

    2022年04期 v.45;No.178 463-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水稻草状矮化病毒和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毒的分子检测

    胡昱颛;宋水林;宋东海;刘玥;熊桂红;

    【目的】明确采自福州水稻基地中水稻的病毒种类,为生产上有效防控水稻病毒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水稻基地采集有矮缩、黄化、分蘖增多等症状的水稻样品共9株,采用RT-PCR方法对其病原进行鉴定。根据水稻草状矮化病RGSV P6和水稻锯齿叶矮缩病RRSV P10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提取感病水稻样品和健康水稻叶片的总RNA,并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结果】在9株水稻样品中,均扩增到500 bp左右的片段,与RGSV预期片段大小一致;有1株同时扩增到750 bp左右的片段,与RRSV预期片段大小一致,而健康水稻中均未扩增到相关条带。【结论】水稻病毒田间的毒源种类比较多,也常常出现复合侵染和隐症现象,因此仅通过病害症状表现很难诊断病毒病,需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RT-PCR鉴定结果表明采集的9株矮缩水稻样品均感染RGSV,有一株复合感染RRSV。水稻病毒病病原的鉴定将为水稻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04期 v.45;No.178 469-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溴虫氟苯双酰胺与氟啶虫胺腈桶混防治黄瓜蓟马田间药效试验

    刘振龙;

    【目的】蓟马是黄瓜的重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其产量及质量。通过进行溴虫氟苯双酰胺与氟啶虫胺腈桶混药效试验明确其对蓟马的防控效果。【方法】利用喷雾法测定溴虫氟苯双酰胺与氟啶虫胺腈桶混对黄瓜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第1次施药后溴虫氟苯双酰胺10 g/L SC单剂处理,以及含有溴虫氟苯双酰胺10 g/L SC的桶混处理均与对照药剂乙基多杀菌素60g/LSC差异不显著,且随着药后时间的延长差异逐渐缩小。第2次施药后各药剂处理防治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药后10 d,溴虫氟苯双酰胺10 g/L SC单剂处理及其他含有溴虫氟苯双酰胺10 g/L SC的桶混处理表现出较好的防效,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对照药剂乙基多杀菌素60 g/L SC,或与之差异不显著。【结论】实际应用中可推荐溴虫氟苯双酰胺10 g/L SC+氟啶虫胺腈22%SC,用量为每667 m2(9+3)~(18+6)g,m L。视虫害发生情况,间隔5~7 d,至少连续施用2次。

    2022年04期 v.45;No.178 475-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石榴品种在河南的生长势观测及果实品质分析

    梁静;舒秀阁;唐贵敏;周鑫;刘丙花;贾明;赵登超;

    【目的】为有效丰富河南省石榴品种资源,扩大山东省主要石榴品种栽培的适生范围,为石榴产业发展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撑。【方法】以‘大青皮甜’‘岗榴’‘大马牙甜’‘泰山红’‘蒙阳红’为试材,测定其在河南省荥阳市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蒙阳红’生长势较强。‘大青皮甜’平均单果质量达到(509.56±85.44)g,‘大马牙甜’平均单果质量达到(407.23±114.51)g。‘岗榴’果皮较厚达(6.70±0.16)mm。百粒变化范围为29.66~34.57 g,出汁率变化范围为75.51%~80.45%,糖酸比变化范围为114.34~178.62,维生素C含量变化范围为39.30~59.87 mg/kg。【结论】引种试验表明,在河南荥阳地区,‘大青皮甜’‘大马牙甜’表现果个大,外观品质佳,出汁率、维生素C含量高,‘岗榴’内在品质表现较好。

    2022年04期 v.45;No.178 480-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种白莲叶斑病病原菌室内药剂筛选

    况卫刚;龚鑫;张连虎;林桠春;崔汝强;

    【目的】白莲是江西省广昌县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广泛,在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白莲病害危害严重,对莲子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潜在影响。研究拟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到对白莲叶斑病有效的防治药剂,为白莲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种杀菌剂对白莲叶斑病2种病原菌梨形黑孢菌和链格孢菌的室内毒力。【结果】所选的3种杀菌剂均对梨形黑孢菌和链格孢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于链格孢菌,抑制效果最好的是56%啶酰肟菌酯和45%咪鲜胺,其EC_(50)值分别为8.294μg/mL和8.371μg/mL。对于梨形黑孢菌,45%咪鲜胺抑制效果最好,EC_(50)为11.488μg/mL;其次为56%啶酰肟菌酯和40%苯醚甲环唑,EC_(50)分别为20.592μg/mL和59.476μg/mL。【结论】56%啶酰肟菌酯对链格孢菌的杀菌效果较好,45%咪鲜胺对梨形黑孢菌的杀菌效果较好。

    2022年04期 v.45;No.178 485-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西省及九连山保护区蕨类植物新记录

    徐国良;赖辉莲;张昌友;

    【目的】掌握九连山保护区的蕨类植物资源。【方法】采用重点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新增1个江西省蕨类分布新记录,即老街剑蕨(Loxogrammelankokiensis);新增7个九连山保护区新记录,分别为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细叶卷柏(Selaginella labordei)、江南铁角蕨(Asplenium holosorum)、齿果膜叶铁角蕨(Hymenasplenium cheilosorum)、肿足蕨(Hypodematium crenatum)、宽羽毛蕨(Cyclosorus latipinnus)和钝齿铁角蕨(Asplenium tenuicaule var. Subvarians)。【意义】丰富了江西省和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多样性,补充了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本底资料,为保护管理和科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v.45;No.178 489-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西乌鸡源肠道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体外抑菌试验

    吴晨晓;梁润利;李欢;黄婧文;肖芬;朱芝秀;邬向东;

    【目的】为分离筛选出耐酸性强、抑菌效果好的乳酸菌菌株。【方法】采用MRS培养基从乌鸡十二指肠内容物分离得到产酸型菌株,经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和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乳酸菌,并经产酸试验挑选出6株耐酸性强的菌株(分别编号为12C-8,12C-6,12C-9,12C-5,12C-2和12C-10)并进行了药敏试验和抑菌试验。【结果】6株菌株对部分药物敏感,且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及其产物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研究为研制禽用微生态制剂打下基础。

    2022年04期 v.45;No.178 494-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7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生物技术与农林教改

  •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校实验室双重预防机制构建与运行管理

    熊江波;黄华军;倪国荣;喻成龙;杨秀霞;王华;魏立娥;

    农林高校实验室是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随着“新农科”建设的逐步推进,对其安全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在农林高校实验室构建并实施双重预防机制有助于强化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推动实验室安全责任落实,有效预防和化解安全风险,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文章阐明了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流程,提出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运行管理措施,以期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2022年04期 v.45;No.178 499-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生物灾害科学》投稿须知

    <正>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2012年开始《江西植保》更名为《生物灾害科学》(CN 36-1320/S,ISSN 2095-3704),江西农业大学主管主办,季刊,邮发代号44-139,国内外公开发行。《生物灾害科学》2020年第二批期刊入选我国高质量期刊分级目录的学术性刊物,主要刊载农业、林业、畜牧和水产方面生物灾害研究(包括对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害虫、害草及其它有害植物、害鼠等有害生物及其防治研究)的文献综述、研究论文和研究简报等,设研究综述、植物保护、森林保护、动物疫病防治、水产保护、防控对策、研究简报等栏目。

    2022年04期 v.45;No.178 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物灾害科学学报 第45卷 第1~4期总目次

    <正>~~

    2022年04期 v.45;No.178 505-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